“超額完成!”12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糧食產量數據,四川糧食播種總面積9606萬畝,總產量718.8億斤,超額完成年初定下的面積、產量任務,全年糧食產量創26年來(即重慶直轄以來)新高。
??四川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份之一、西部唯一糧食主產省份。2023年,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正式開局起步。開局之年,四川起筆便是“濃墨重彩”。
多種糧的四川決心
??四川作為農業大省,全省耕地中八成以上是丘陵山地。耕地家底并不豐厚的四川,如何多種糧?
??答案寫在持續推進撂荒地整治中。去年,省級整合各類資金1億元,專項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撂荒地整治。今年,四川建立撂荒地“動態清零”機制,復墾撂荒地4.2萬畝。
??答案寫在持續推進園地優化改造中。近年來,全省持續進行騰退低效林地和園地改造行動,安排專項資金,對低質低效失管經果園地騰退予以補助。今年,四川騰退20.87萬畝低質低效種植園地直接恢復種糧,優化改造118萬畝種植園地間套作種糧。
??在達州市渠縣寶城鎮觀龍社區,種糧大戶袁雪東說,他的農場面積今年新增近800畝,是種糧以來新增最多的一年。其中530畝是整治出來的撂荒地,260多畝是騰退出來的低效果園。
??有了地,關鍵還要有人種。6月召開的全省農業生產托管暨社會化服務現場推進會再一次明確,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實行土地托管,已經成為四川破解“誰來種地”問題的關鍵舉措。
??今年,四川出臺《全省縣鄉村三級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和《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省級重點服務組織評定及監測辦法》,在全省建設“縣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鄉農業社會化服務站(點)+村農業社會化服務協辦員”三級服務體系。“今年底,除三州外,全省縣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鄉農業社會化服務站(點)要規范設立并掛牌。”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多產糧的四川潛力
??四川耕地的產量潛力還有多少?如何挖掘耕地產量潛力?一組數據直觀體現產量潛力。去年,四川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平均畝產520.2公斤、376公斤、282.8公斤、281公斤,與區試產量相比還有15%的提升空間,與高產典型比提升空間更大。“尤其要做好大面積單產提升這篇文章。”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關鍵是抓好良種良法配套落實。
??良種是增產的基礎。7月,全國農技中心發布2023年度超級稻確認品種,全國共16個水稻品種入選,其中品香優美珍等4個品種由四川科研院所選育。10月,四川首次發布17個糧油作物當家品種,提出要大力推廣應用當家品種,發揮當家品種對單產、品質和效益提升的作用。
??當下正是種子銷售旺季,某公司負責人的電話經常處于“正在通話”狀態。今年,公司主推產品——水稻新品種“品香優秱珍”入選“超級稻”,被列為四川糧油當家品種。明年,這個品種的推廣面積將達到100萬畝以上,是今年推廣面積的2.5倍。
??良技是增產的保障。6月,“天府糧倉”建設技術到田現場推進會召開,同步印發《關于切實推進科技到田支撐“天府糧倉”建設的通知》,配套制定水稻、玉米、油菜、大豆、薯類、小麥的生產通用技術規程,著力解決部分地區存在的田間管理粗放、耕地利用不足、科技支撐不強等問題。
??競賽營造增產的氛圍。今年,四川在90個糧食生產重點縣組織開展高產競賽;同時在各地打造“中稻再生稻”“麥稻”“麥玉豆”“麥玉薯”千畝“噸糧田”示范片,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
??增產捷報已經傳來。今年,四川夏糧生產呈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態勢。其中,小麥畝產達300.3公斤,單產創歷史新高,首次站上300公斤臺階。全年成績同樣喜人,今年全省糧食畝產達374.1公斤,比去年增加12公斤,增長3.3%。畝產增幅居全國第2位,在13個糧食主產省份中排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