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初,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加快實施物流拉動打造樞紐經濟優勢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交通、物流、產業、城市融合發展水平大幅提升,物流行業總收入將突破1萬億元。河南已形成肉類、預制菜、火鍋食材等多個食品產業集群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河南最早形成的兩個萬億級產業,就包括食品加工業。
不同的城市,都在食品行業做了不同的品類細分。食品產業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的漯河,最出名的是其肉類加工產業。從作為第一批改革試點企業的漯河肉聯廠,到成長為中國最大的肉類企業,再到躋身世界500強,漯河雙匯享譽全球。
截至目前,漯河已培育規上肉類加工企業24家,年屠宰生豬能力達600萬頭、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年產肉制品200萬噸、占全省的40%;鮮凍豬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全國的四分之一;火腿腸、冷鮮肉產銷量位居全國第一。
河南要打造4000億規模的冷鏈食品產業鏈作為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一環,冷鏈物流行業也迎來了重大利好。2014年以來,國內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中物聯冷鏈委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冷鏈需求總量預計達到3.5億噸,同比增長6.1%;冷鏈物流總收入預計將達到5170億元,同比增長5.2%。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冷鏈需求的增速為6.1%,要高于冷鏈物流的增速5.2%。“十四五”期間,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現代物流體系,加快發展冷鏈物流,統籌物流樞紐設施、骨干線路、區域分撥中心和末端配送節點建設,完善國家物流樞紐、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設施條件”,可見在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冷鏈物流發展將成為重要發力點。
我國冷鏈物流消費需求和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明顯差距,如基礎設施分布不均、配套設施和信息化水平偏低、企業“小而散、缺專人、缺資金”、監管體系不健全等,都是阻礙冷鏈物流發展的短板。華鼎冷鏈CEO王君告訴記者,市場的競爭和技術的進步,冷鏈物流服務模式也在不斷多樣化。
從傳統的冷藏運輸、倉儲服務,到現在的全程溫控、智能監控、溯源管理等,多樣化的服務模式為冷鏈物流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動力。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河南省冷鏈食品加工業產值規模與冷鏈物流規模均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2023年,河南印發了《河南省培育壯大冷鏈食品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明確了河南冷鏈食品產業鏈發展的目標。方案提出,將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完善產業生態,將河南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冷鏈食品原料生產基地、冷鏈食品設備設施制造大省、冷鏈食品加工大省,形成冷鏈食品精深加工、冷鏈倉儲、冷鏈物流等一體化與全鏈條發展格局,推動冷鏈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我省冷鏈食品產業鏈產值達到4000億元。冷鏈零擔全國線路鋪開,助力河南食品“賣全國”有產業基礎,又有國家和省里政策的支持,近年來,河南的冷鏈物流行業獲得了長足發展。2023年6月公布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河南有12家企業上榜。
10年間,河南省已先后有20家冷鏈物流企業累計上榜86次。截至目前,河南已有鄭州、商丘、新鄉、漯河4地入選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全國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名單,河南有14家上榜,數量僅次于山東,穩居全國冷鏈物流業第一梯隊。
河南華鼎冷鏈的迅猛發展,或是河南冷鏈物流企業一路高歌的一個縮影和見證。
華鼎自2019年成立,目前已連續上榜全國冷鏈百強榜三次,還是全國評定的四星級冷鏈物流企業。讓華鼎迅速從傳統冷鏈物流企業中脫穎而出的,是其成立之初基因中自帶的科技化和數智化。作為國內冷鏈零擔下沉市場行業領先者,華鼎冷鏈自主研發了SAAS平臺,對報貨APP、WMS、OMS、TMS、ERP、POS,以及上、下游客戶端等8大類18項子系統進行高度融合,全面打通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各類數據,一鍵下單、一鍵支付、一鍵查詢、一鍵收貨等都可以實現,這種高效賦能,讓訂單處理效率提升80%以上,同時也解決了當下餐飲企業的痛點問題。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河南地區共有冷鏈物流相關企業2320余家,其中,2023年1-12月新增注冊企業730余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25.8%。助力河南食品“賣全國”,華鼎冷鏈和其他新入場的玩家一樣,還在奮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