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校園大宗食材采購全鏈程監管,黃山市局在100%落實校園“互聯網+明廚亮灶”基礎上,拓展開發供應鏈智慧管理系統,實現學校與食材供應商之間從“訂單-發貨-送貨-簽收-進貨查驗”全程數據可實時追溯,達到“一張網”“管用、實用、好用”的監管要求。
一是延伸監管,過程全覆蓋。系統在校園端、監管端、教育端基礎上增加大宗食材供應商端,實現供應商與校園的采購數據互通共享,幫助供應商提前掌控校園訂單數據,及時備貨、確保第一時間送達,同時納入供應商自身管理,系統登記供應商原材料采購記錄、供應商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供應商食材分揀、清洗、清分現場過程的實時視頻監控。實現監管部門可在線實時線上檢查抓拍,并將結果同步至企業供應商。
二是規范內容,提高靶向性。規范供應商上架產品名稱、產地、檢測報告等信息,不符合要求的產品無法上架。供應商上架產品校園端可在線直接瀏覽查詢,知曉需要采購食材信息。在線下單時,可同步選定供應商食材送達時間及地址定位要求。訂單簽收實施“雙防”功能,即供應商在運輸時,不到達指定收貨地址,運輸人員手機端無法點擊確認送達;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員點擊簽收時必須收貨人在指定的收貨地址并需實時提交簽收現場圖片才能有效簽收,有效預防了假單,假簽。訂單數據、食材運輸軌跡可實時在線查詢、回放。
三是動態歸集,實現智能化。系統在貨物簽收時自動生成銷售單據,無需供應商再填寫銷售出庫單,校園簽收一鍵確認入庫,數據自動生成食安臺賬內容:產品名稱、保質期、產地、規格、檢測報告、銷售單據、票證等信息全部自動歸集自動生成進貨查驗記錄,形成食安檔案。大大減輕了原來供應商填寫銷售出庫單據、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查根據單據登記進貨查驗,檢查相關索票索證的工作量,從原來人工填寫,查驗十幾種食材查驗需要10分-30分鐘,提升到雙方均一鍵系統“秒成”,大大提升了雙方的便利性及實用性。同時對食材配送中校園約定收貨時間范圍,實施超時自動預警,倒逼食材供應商堅持配送時限,保持食材新鮮。預警內容同步提示校園、供應商管理人員、監管人員檢查時作為重點檢查內容予以關注。
四是過程留痕,信息可追溯。教育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可實時對供應商、校園全程數據保持監管,對交易、配送數據進行線上巡查,系統自動記錄巡查內容、巡查時間生成巡查記錄并自動保存。
系統在屯溪區運行以來,有效破解了校園食材監管點多、食材采購基數大的難題,平均每周完成在線訂單200余筆,涉及食材1000余種,得到全體校園的一致認可。市市場監管局與市教育局溝通確認,在2024年新學期時,積極推廣應用到全市所有的縣區學校,納入全部的校園大宗食材供應商,統一實施線上訂單,形成全程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