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餐飲和食材企業而言,是否能在標準化預制的基礎上,保障食品安全,還能做出一定的性價比,這或許才是未來的突圍之道。
經過“預制菜進校園”“315曝光梅菜扣肉用的是糟心肉”等事件后,大眾對預制菜抵制情緒有所高漲,市場也經常冒出不少“預制菜就是豬狗食”等言論。2024年3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了《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預制菜范圍,對預制菜原輔料、預加工工藝等進行監管。
隨著新規頒布,行業變化,各大預制菜企業在這樣的環境中,應如何洞查消費變化,快速布局,調整決策?如何維持,甚至提升競爭力?從消費端,或許大家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KuRunData庫潤數據,通過在線調研的方式,將2022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預制菜的市場情況、購買特點、消費者行為等多維度進行了對比,以期為企業帶來一些啟迪。
報告目錄&觀點
1?預制菜行業未來機會識別
2?行業現狀
3?2024年預制菜消費行為變化
4?渠道信息變化
數據來源:KuRunData庫潤數據在線調研
樣本數量&人群類型:1000位近期購買過預制菜的用戶
1
行業未來機會識別
Let’s go skiing together
2
行業現狀
Let’s go skiing together
3
2024消費者行為變化
Let’s go skiing together
4
渠道信息變化
Let’s go skiing together
– 結語 –?
消費趨勢顯示,如今的消費者更加關注生活的質量,這些趨勢落實到餐飲上,總是免不了與“安全”、“干凈”、“有營養”等話題掛鉤。
預制菜之所以陷入爭議,原罪也并不是“預制”,大部分消費者在意的是“食品里面有添加劑”以及“食材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對于餐飲和食材企業而言,是否能在標準化預制的基礎上,保障食品安全,還能做出一定的性價比,這或許才是未來的突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