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部門放在市場部,因為質檢員需要站在客戶的角度上,第一時間了解客戶需求和反饋,并及時調整生產和加工流程。
膳源匯進銷存不準確,利潤情況難核算。
通過觀麥系統強大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功能,幫助膳源匯能夠精確計算每個產品的毛利潤和損耗率,從而更精準地規劃庫存和訂單處理。
人工錄單下單不流暢,效率低且錯誤率高
通過使用觀麥系統,把員工操作行為規范在框架內,除了解決進銷存等問題,更幫助膳源匯在訂單采購分揀等業務上真正做到了降本增效
膳源匯以前分揀任務不明確,商品分揀耗時,無法讓客戶滿意
通過使用觀麥生鮮分揀系統進行分揀任務,分揀員可按照菜品分類的打印標簽進行分揀,使任務整體出錯率減少30%
在競爭白熱化的餐飲配送市場,一家從個體戶起步的小型配送商,如何在短短幾年內逆襲成為年營收超 1.5 億的行業標桿?
面對采購成本高、利潤空間小、食品安全要求嚴苛等重重挑戰,它究竟掌握了哪些“秘訣”,實現連續7年超20%的高速增長,并創下人效 210 萬的驚人業績?
本文將帶您深入探究膳源匯的成功秘訣,揭示這家企業快速崛起背后的真相,為行業從業者提供寶貴的借鑒和思考。
01、從個體戶到年營收1.5億,食材配送行業的“逆襲”傳奇
“草根”創業,篳路藍縷。
2014年,膳源匯創始人黃總以個體戶形式進入食材配送行業,主要從事社會餐飲的雞、鴨、鵝等“三鳥”食材配送。
然而,隨著餐飲行業不景氣,回款困難,黃總敏銳地意識到,轉型迫在眉睫。
“當時我們發現,政府采購和食品安全越來越規范,團餐配送市場前景廣闊。”膳源匯黃總表示。
2017年,膳源匯果斷轉型,正式進軍團餐配送領域,并建立了占地5200多平的標準配送中心。
然而,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資質不齊全、團隊不專業、采購渠道受限……各種挑戰接踵而至。
為了解決采購渠道和供應鏈問題,膳源匯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策略:
一是自建種養殖基地,作為食材供應的支撐點,確保部分食材的穩定供應;二是拓展優質供應商, 彌補自身采購渠道的不足,建立起多元化的供應體系。
與此同時,膳源匯并沒有急于追求利潤,而是將重心放在模式建立和客戶積累上。
截至目前,膳源匯已與重慶100多家機關單位、60多家學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在重慶南川、永川、綦江、墊江等地建立了分倉,形成了覆蓋全市的配送網絡,成為重慶團餐配送領域的中堅力量。
02、膳源匯的成功秘訣,優質服務+精細化管理+創新合作模式
01 供應商代采,降成本提效率
傳統的采購模式往往存在價格不透明、吃回扣等問題,導致企業成本增加,利潤空間縮小。
膳源匯創新性地采用了“供應商代采”模式,由供應商根據膳源匯的訂單需求進行集中采購。
供應商憑借專業的采購團隊和規模優勢,可以獲得更具競爭力的采購價格,從而有效降低膳源匯的采購成本;
膳源匯則專注于配送服務,無需在采購環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一步降低了運營成本,實現了雙方的互利共贏。
此外,膳源匯還與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制定了嚴格的考核機制,確保供應商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02 嚴把食品安全關, 鑄就企業生命線
與傳統配送企業不同,膳源匯將質檢部設在市場部之下。
“我們每天都會安排 3 名專業的質檢員在現場對食材進行抽樣檢測,并出具詳細的檢測報告,確保食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黃總表示。
為了提高食品安全透明度,膳源匯還引入了觀麥溯源系統,建立嚴格的溯源體系。
客戶可以通過掃描產品標簽上的二維碼,查詢食材的產地、供應商資質、質檢報告等信息。
“客戶對我們非常信任,我們的產品質量有保障,他們吃得放心,我們自己也安心。”黃總說道。
03 提升服務,打造核心競爭力
除了食品安全,服務質量也是膳源匯贏得客戶信賴的重要因素。
在黃總看來,優質服務不僅僅是按時送貨、保證質量,更重要的是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例如,針對學校食堂對食材安全要求高、SKU多的情況,膳源匯不僅嚴格把控食材質量,還根據學校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食材配送方案。
“我們會根據學校的菜單,提供相應的食材清單,并幫助學校進行食材的搭配和選擇。”黃總介紹道。
此外,膳源匯還注重與客戶的溝通交流,并建立了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定期對客戶進行回訪,了解客戶需求,并根據客戶反饋不斷改進服務質量。
04 精細化運營管理,提升人效和坪效
“團餐配送行業利潤薄,競爭激烈,只有通過精細化管理,才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保證服務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黃總說道。
膳源匯員工的薪酬結構由基本工資、效益工資、績效獎金,另外加技能工資、司齡工資等組成。
效益工資根據公司營業額按比例分配,績效獎金則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定。
這種薪酬體系將員工個人利益與公司整體利益緊密結合,有效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
此外,膳源匯根據業務發展需求進行人員儲備,并注重員工培訓,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此外,膳源匯還成立了由采購負責人、市場負責人等組成的成本控制小組,負責審核采購價格,確保采購價格的合理性。
成本控制小組與采購人員實行利益捆綁機制,通過降低采購成本獲得的收益由公司和成本控制小組成員按比例分成,激發員工控制成本的積極性。
在倉儲布局方面,膳源匯采用“托盤+框”的方式,將成品分區存放,并通過合理堆疊,最大化利用倉儲空間。
“通過一系列的精細化管控措施,我們的人力成本占比控制在 3.5% 左右,倉儲成本占比控制在 1.5% 左右,整體運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黃總說道。
05 注重品牌建設,以服務質量和品牌建設立足市場
黃總認為,服務質量和品牌建設是立足于市場的根本。
膳源匯的名字寓意著“膳食的源頭匯集”,也代表著膳源匯對食品安全和品質的承諾。
“我們采購的食材都是按照最好的標準來采購,這樣做雖然成本高一些,但是損耗率低,最終成本反而更低。”黃總解釋道。
我們不會為了追求利潤而降低產品質量和服務標準,而是繼續堅持品質和服務,秉持“引領行業標準,配送健康食材”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以差異化優勢贏得客戶信賴。
03、觀麥系統助力膳源匯,信息化升級實現降本增效
作為一家現代化企業,膳源匯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2017 年,膳源匯與觀麥科技達成合作,正式引入觀麥生鮮配送管理系統。
“當時我們正在建設標準化配送中心,我覺得需要一個專業的系統來支撐我們的業務發展。”黃總回憶道。
經過多方考察,膳源匯最終選擇了觀麥系統。
“觀麥系統功能全面,操作簡便,服務也很到位,非常適合我們企業。”黃總表示。
黃總提到,通過系統強大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功能,我們能夠精確計算每個產品的毛利潤和損耗率,從而更精準地規劃庫存和訂單處理。
膳源匯還根據系統功能配置人員和崗位,實現了人員配置的最優解。
系統帶來的效率提升,使得膳源匯人效達到210萬,推動公司營業額每年以20%的速度持續增長,2024年營收將突破1.5億元。
04、應對內卷與外部挑戰,穩中求進,尋求新的突破
近年來,重慶團餐配送市場競爭激烈,新進入者以低價策略搶奪市場,導致行業內卷嚴重。
據黃總介紹,目前重慶九個主要城區,團餐采購市場規模每年約為70億元,其中具備一定競爭力的配送公司占據市場的65%,而剩余35%則由個體戶占據。
對于未來的規劃,黃總表示,“當前市場環境復雜多變,我們不會盲目擴張,而是穩扎穩打,在保障現有體量的基礎上,尋求穩步增長。”
“我們將重點放在提升服務質量、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以實現穩步發展。” 黃總坦言。
同時,膳源匯也期望行業能夠良性競爭,減少內卷,期待與行業伙伴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團餐配送行業朝著更加健康、規范的方向發展。
“我們希望膳源匯能夠成為重慶團餐配送行業的標桿企業,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黃總對膳源匯的未來充滿信心。
結語:
膳源匯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對品質的堅守、對服務的重視、對成本的把控以及對信息化的重視,都是其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觀麥系統作為膳源匯信息化轉型的重要支撐,為膳源匯的業務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相信在觀麥系統的助力下,膳源匯將在生鮮配送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