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企業自出現以來發展速度迅猛,據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生鮮市場規模已突破2萬億,且今后的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各大生鮮企業爭先恐后地加入市場,生鮮電商、生鮮配送、生鮮社群、生鮮超市等行業更是紛紛面世,一時間各種生鮮運營方式涌現在人們面前,這也使得生鮮企業的發展更加繁榮。
在這新形勢下,生鮮企業應如何順應時勢,做好企業的規劃發展?
以下為九洲昌隆總經理易海,在觀麥科技、井田傳媒、中國銀行鄭州花園支行共同舉辦的“嵩山論道·逐鹿中原——2021中國生鮮B2B高峰論壇”上的演講實錄: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企業的成功在于把握時代的脈搏,順應時勢,獲取紅利。一個行業紅利的發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01 市場紅利階段
九洲昌隆剛剛切入市場的時候,當時供給小于需求,市場競爭帶來了紅利。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加入,加上市場增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會延伸管理階層。
02 管理紅利階段
如果組織運營做得夠好,企業就能夠把人效降下來,并且在業務端拓展上可以體現出較強的銷售能力,進而從管理上獲取一定的收益。
03 創新紅利階段
這是互聯網創業大部分的趨勢和方向,大家都想做一些商業模式,包括技術方面的創新,然后獲取更多的資本紅利。
互聯網上大家經常聽到“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但機會與創新的戰略模型,首先是重大技術突破。即市場端出現了一絲變化,加上重大技術的突破,創造了巨大的增量市場。
當增量市場出現后,市場機會也就隨之而來。
增量市場后面是存量市場。生鮮賽道的大部分企業,面對存量市場第一要做的是重新定義產品和重新定義產業結構,從內部改進向增量市場前進,因為只有沖出存量市場才能出現增量。但是直至現在,真正從這一板塊上跑出來的可能只有社區團購。
另外,在疫情的影響下,人的消費模式逐漸改變,從以往的線下慢慢轉到到線上的流量。在這個賽道上包括觀麥在內,大家都做了很多探索,但是這個市場存在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市場的風口真的到了嗎?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
目前我們受制于上游產業鏈所帶來的制約,如果上游沒有改變,供應鏈企業的價值很難體現出來的,因此九洲昌隆根據目前情況得出一個總結:生鮮企業最終選擇的方式是不對稱戰略,是找準自身定位,利用相對優勢,去做透一個單一的市場。
基于對整個行業的預判,九洲昌隆堅守兩點:
一是守底線。
避開強大的競爭對手,尋找能盈利的業務,低于15%以下毛利率的業務不考慮,這樣做雖然可能會導致虧損,但是到現在為止,九洲昌隆沒有融過資,都是通過自己的造血能力發展。
二是抓關鍵。
九洲昌隆以組織運營驅動公司業務的發展,通過五六年時間鍛造企業文化,現在最核心的資源就是人才團隊。
下圖所呈現的問題都是行業內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當月銷售額不斷增長的時候,會發現這種組織的形式沒有終點,管理起來非常困難,而且只會不斷的出問題、不斷的修補。
而且當一個組織對員工的賦能所帶來的價值,已經小于組織對于員工約束的時候,說明這個組織出問題了。
行業組織運營的4個誤區
1. 切勿癡迷“流程再造”
2. 加強kpi的考核
3. 招聘能人虎將
4. 從道德制高點教化員工
上述這些其實僅僅是一種管理工具,而這種管理工具必然有它的局限性。如果我們沒辦法從機制上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做再多的事也只能是對我們組織修修補補。
尋找行業組織運營困局,解決痛點
綜合以上幾點得出一個結論:工業時代的組織已不適應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生鮮企業不能一昧地按照舊的理念前進,而應基于自身企業的規模去發展。
如果你的企業現在規模已經達到一定的量,或者正處于高速的發展階段,走向平臺化、合伙制的組織,是順應當下時代必須要做的組織形式的選擇。
走向平臺型、合伙制組織
何為平臺型組織?即企業將自己變成提供資源支持的平臺,并通過開放的共享機制,賦予員工相當的財務權、人事權、決策權,使其能夠通過靈活的項目形式組織各類資源,形成產品、服務、解決方案,滿足用戶的各類個性化需求。
平臺化一方面是一種商業模式,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種組織模式,對接產業鏈上下游,形成跨邊網絡效應,對于組織形式,也是將一個企業變成能夠提供共享機制的平臺。
平臺化的組織形式解決了內部交易,合伙制則解決了內部激勵的問題。
事業部通過孵化期后要求管理者持股,并成立全公司持股平臺,對各項目實行跟投,將職業經理人變成了為他自己打工的創客,而創客和企業都能夠從項目的成功中分享可觀收益。這就是合伙制內部激勵。
最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而不是把平臺化的組織演變成“割裂的諸侯”,如果是“割裂的諸侯”,大家沒有利益捆綁,最后整個組織的推進會面臨非常多的阻礙。
實施平臺型合伙制組織的初步效果
1. 真正實現了以客戶為中心
2. 人才團隊得到較大發展
3. 具備開源節流的經營意識
4. 員工積極性大幅提高,從要我干到我要干
結 語
中國農產品的供應鏈會在未來的5~8年有一個小的窗口期,未來以批發市場為主要流通渠道的方式將會被改變。
從以往的扶貧轉向現在的鄉村振興,中國農業一定會改變的,九洲昌隆也會一直在行業內進行相應的探索,助力中國農業的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