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不是標品,規格、重量不可能與客戶實際要求完全一致。在沒有系統時,客戶要3斤南瓜,分揀員找遍了倉庫只有3斤2兩、3斤4兩的,這個時候怎么辦呢,一般會直接放3斤2兩的南瓜客戶。一個客戶多送2兩,10個客戶就是2斤,如果有100個,1000個客戶呢?南瓜一天損失20斤,白菜一天損失50斤……日積月累就會變成巨大的損失。
價格工作范圍:價格的①建立(定價)、②調整(調價)、③聯動(自動)、④定制(手動)、⑤對比、⑥預警。
關于價格的建立:
涉及構成價格的基本要素:采購價(原始成本價)、毛利率(毛利空間)、稅率(含稅商品必須)。
價格的基本公式:銷售價=采購價/(1-毛利率)
舉例:按照常規倒算毛利率:土豆采購價1元,售價1.5元,毛利為0.5元,毛利率為33%。
按照上面的價格基本公式,在已知采購價1元時,設定期望毛利率為30%,通過公式計算得到銷售價應為1.43元.
一般常見的菜販、菜店、不正規的配菜公司的定價方式是“加錢”,即在采購價上加多少錢,比如土豆采購價1元,加三毛、五毛、八毛,成為銷售價,而正規公司的價格制定必然是按照加價率或者毛利率來的,利于批量定價和財務工作。
目前系統的定價方式建議:
一、建議在新增商品資料的階段即可填入采購價、毛利率,如下圖:
除了在新增商品資料頁面增加定價的功能外,最好還能提供專門獨立的定價和調價模塊,類似于目前系統的“價格組商品價格管理”功能,但是又比它更直接和簡便,該模塊可以直接在頁面上修改某個商品(通過搜索或列表)的毛利率,同時能直觀的直接看到調整后的價格變化,已經知曉是否調整到位,同時新價格應能單獨呈現,以便與舊價格進行對比,便于掌握尺度。
二、在新增客戶資料時,需要設置客戶各類商品價格參數(默認毛利率)。即除了添加常規的客戶信息資料外,同時要添加主要商品類別的加價率(非必選項,可后添加),例如在添加A客戶的資料時,應對A客戶的價格范圍有預估,如蔬菜類毛利率設置為30%,豬肉類設置為15%,調料類設置為10%,以此類推,在資料添加頁面可以進行添加。這種設置可以擺脫目前價格組的限制(目前的客戶必須屬于某個價格組)。
三、除了剛才說的以采購價作為定價原點的方式外,還可以參考其他客戶的銷售價來定價,即以其他客戶的銷售價為原點,用加價率或降價率的方式來制定價格,比如A客戶的土豆價格為2元,B客戶的價格屬性為比A客戶低5個點,則B客戶的土豆價格為1.9元。這部分應該是你已經完成并正在測試的部分。
四、除了毛利率,還應有“加錢”的定價方式,這種定價方式可能會用在諸如凍品、米面糧油、調料這類商品,比如為了低價打開市場,大米一袋我只加1塊錢就賣,大豆油我只加2塊錢就賣,如果用毛利率的方式來定價,還需要把1塊錢2塊錢先折算成毛利率再去計算,就很麻煩。
關于調價:
一、根據采購價自動定價,調價的工作應盡可能的簡單、準確、直接,數字的計算工作盡可能多的由系統來完成,以避免人為錯誤。不同客戶的商品銷售價各不相同,而采購價卻基本一致,所以調價的原點應盡量圍繞采購價來做。即通過輸入采購價(輸入一次),各個客戶按照之前設定好的毛利率,自動生成新的銷售價格。
舉例:土豆采購價2元,A客戶毛利率20%,則售價為2.5元,B客戶毛利率30%,則售價為2.86元。第二天土豆的采購價格下降為1.8元,而A客戶和B客戶的毛利率不變,則輸入新的采購價后,A客戶的售價自動變為2.25元,B客戶的售價自動變為2.57元。由系統自動完成不同客戶的調價工作。
二、按照參考銷售價自動定價,客戶的調價機制,除了可以設定為按照采購價調價外,還可以按照參考價格組銷售價格(或其它某個客戶的銷售價格)進行定價,即比較常見的,B客戶的價格比A客戶的價格低5個點或多少個點。
三、直接定價,即直接定制價格,不通過毛利率自動生成新價格,而是直接輸入新價格(即目前的定價方式)。
四、固定價格,即在采購價格自動定價、參考銷售價自動定價、直接定價這三種定價模式之外,提供固定價格的功能,形式為一個固定價格的“按鈕”,點擊這一按鈕之后,該商品的價格立即鎖死,無論采購價、參考銷售價、直接定價如何變化,該商品價格始終不變。這種情況多用來應對定價制的客戶或者對價格不敏感的客戶(在統一調整采購價時便于將價格始終維持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