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進入送菜行業,往往被家人認為“太苦逼”、“沒面子”、“沒前途”。
其實,中國農副產品配送行業至今已有32年歷史。這個行業的人一直很低調,極少被外界所知。他們中間既有大學生,也有公務員,乃至市長。
為此,觀麥推出【中國農配100人】系列文章,梳理這個行業的100位重要人物,看看他們如何把送菜做成一件“很牛逼”的事情。
葉秀榮1994年第四次下崗后,生出要對這個現狀的反抗決心,她決定自主創業。
靠著向親戚、朋友東拼西湊借到的500元錢從臨街擺攤賣面粉開始,到加工、銷售、配送各種面制品,代理各種食用油、大米,并注冊了自己的公司。
通過多年的艱辛打拼,現在已發展為擁有員工200余人,固定資產1286萬元,集面粉和面制品、食用油、大米的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農產品配送行業龍頭企業。
葉秀榮這二十多年坎坷的命運、心酸的歷程。是她從過去的下崗失業到現在的輝煌騰達,經歷了無數風雨的洗禮,無數次的奮發向上的見證。
1
她先后4次下崗。面對現實,她抹干眼淚,下定決心,用雙手開創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1994年她東挪西扯湊齊了500元錢,在宋埠鎮臨街擺起了一個小攤位,試賣面粉。
那個時候為找到物美價廉的貨源,當年臘月二十二,她帶著滿身學摩托車時留下的傷痕,迎著北風上路,翻過界嶺,穿過新縣、奔向潢川。風霜雨雪,一路風塵一路汗,她已經不知道滑倒了多少次。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雖然饑餓難耐,但她堅持跑完了河南的光山、潢川、夏莊、新蔡、安徽臨泉等地,沿途實地考察各類面粉廠70多個,抄出電話號碼1000多個,各種面粉價格20多種,這為她進貨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有一次葉秀榮租了一輛大車,到潢川去批量進貨,當把面粉裝好車準備結帳時,葉秀榮苦于資金周轉困難,一時拿不出結賬。此時老板暴跳如雷,要把貨卸下來,冷嘲熱諷甚至還動起了手。葉秀榮堅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這樣近一個小時,葉秀榮好話說盡,并給老板詳細的分析了自己調研所得的情況,最后用自己的人格信譽擔保,老板才勉強同意跟她一起到宋埠去拿錢,上車時還說:“今天到麻城收款,是鋌而走險。”
后來面粉一到宋埠,不到一個鐘頭就全部銷光,這次不僅結清了老板的貨款,葉秀榮自己還賺了上千元。售面粉老板連連稱贊葉秀榮的商業眼光,夸贊她講信譽,自此與她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2
葉秀榮通過十二年的艱辛打拼,成立了麻城市秀榮食品有限公司,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現擁有員工200余人、固定資產1200多萬元,集面粉和面制品、食用油、大米加工、銷售、配送于一體的綜合經營企業。
她善良樸實,平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在工作中積極進取,勇于探索,嚴格要求自己,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和事業心,經過多年來的打拼,她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目前公司建立了固定的營銷渠道,生意網絡延伸到豫、皖、冀、魯、深(圳)6省市17縣市。
安徽皖王面粉廠、恒一面粉廠還把該公司定為地區總代理。在她的帶領下公司連續十幾年來被評為“十大納稅大戶”、“消費者滿意單位”、“守合同重信用單位”等。目前該公司已擁有自主品牌——“葉秀榮”,現在以她名字注冊的商標已被市工商局破格申報被批準為著名商標,新項目的精品食用油的生產將打破鄂東地區歷來食用油自產自銷的零記錄。
3
發家不忘國家,致富不忘大家,在工作之余她還先后共救濟和幫助困難群眾700多人。其中,156戶貧困戶在她的帶動下已脫貧致富,有76戶貧困戶與她結成對子,為他們提供借款、賒銷產品,幫助他們發家致富
;另外公司還提供各個崗位予青年創業見習,其中包括農民工36人,應屆大中專畢業生32人,已畢業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28人,并且直接或間接解決回鄉人員及下崗職工再就業300多人。
從2005年擔任宋埠個協主席以來,葉秀榮還積極帶動個協成員,使下崗職工500多人浮躁變安定,無業變有業,小攤變門店,小店變超市,全鎮2000多家個私經營戶8000多生意人,無一人抗稅,無一個討價還價,無一人上訪鬧事。她還先后資助單親母親150多人;貧困學生200多人;殘疾人80多人;累計金額達280多萬元。
葉秀榮在多年打拼過程中,她為人上的公平公正,對人對事上的熱心善良,一直是身邊人所津津樂道的。她多次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對她的創業成果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2006年她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感動黃岡十大人物”、并當選為黃岡市黨代表;200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8年以高票當選為湖北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同年還獲得湖北省“雙建雙帶”示范標兵、黃岡市首屆“創業之星”和湖北省“農村實用拔尖人才”光榮稱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