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的三及片-麻豆传媒视频入口-欧美乱操视频|www.xjxsd.com

首頁  >    新聞資訊 >  觀麥新聞 > 【農配100人】他以200塊創業,如今產品暢銷海內外

【農配100人】他以200塊創業,如今產品暢銷海內外

2017-04-26 16:39:00

年輕人進入送菜行業,往往被家人認為“太苦逼”、“沒面子”、“沒前途”。

其實,中國農副產品配送行業至今已有32年歷史。這個行業的人一直很低調,極少被外界所知。他們中間既有大學生,也有公務員,乃至市長。

為此,觀麥推出【中國農配100人】系列文章,梳理這個行業的100位重要人物,看看他們如何把送菜做成一件“很牛逼”的事情。

【農配100人】他以200塊創業,如今產品暢銷海內外

1963年的一天,崔俊良出生在樂陵市楊安鎮的一個復轉軍人家中。俊良,就是家人對這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美好的期盼,他的家人只想他長大之后有出息,卻從來沒有想到他今后竟能成為全國調味品市場的領軍人物,成為了整個家族中最大的驕傲。

他就是山東飛達集團董事長、德州市調味食品協會會長、樂陵市政協副主席,2003年評為山東省勞動模范、德州市人大代表,2006年度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十大新聞人物,2007當選為樂陵市政協副主席、榮獲“全國十大鄉鎮企業家”稱號。2013年度影響德州經濟人物,他所帶領的山東飛達集團近年來先后被評為省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高考屢戰屢敗,迷茫中突破

學校里的崔俊良十分刻苦,從小學到高中,崔俊良的成績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他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但是,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到彩虹,也許是老天對他的期望太高,不想讓他太容易成功。

1979年高考,他落榜了。像晴天霹靂、又似當頭一擊,十幾年苦讀在最后關頭付之一炬,崔俊良不甘心,復讀再考。但學文還是學理讓他矛盾萬分,結果又影響了成績。1983年他第三次赴考,戲劇化地又以三分之差與大學失之交臂。

現在考上大學仍被很多人看成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更別提那時候了。崔俊良非常痛苦,當初,父親為了便于崔俊良學習,曾帶他到北京花“大價錢”配了一副眼鏡。現在落榜后的崔俊良感覺此時再戴這副眼鏡不但顯得多余,還會讓人覺得種地戴眼鏡是假斯文。

于是,崔俊良摘下了這副陪伴了他無數個苦讀日夜的眼鏡,使勁地踩在腳下,與鏡片一起粉碎的還有他的大學夢。

父愛如山,重新奮斗

三次的高考失敗,讓崔俊良嚴重的質疑起自己的能力。

父母看出了他的苦悶,及時地給予了安慰和鼓勵,“不如從現在開始,和考上大學的伙伴們比一比,看誰能最快最大地實現人生價值。”

父親的一個建議,讓崔俊良找到了方向。“對,我倒要證明一下,沒考上大學照樣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崔俊良重新鼓起了勇氣。

他靠著父母親支持的200元錢,仔細琢磨起來:鐵路干線凈是楊安鎮人去過的地方,只有人口多、購買力強的地方是必選之地。經過周密考慮,崔俊良選擇了當時的興旺煤城阜新。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楊安鎮,有些敢想敢干的農民為了能盡快發家致富,帶著干辣椒千里迢迢跑到東北販賣,沒想到竟然賺了錢,由此楊安鎮販辣椒漸成氣候。

崔俊良就是到東北阜新賣辣椒的。

前瞻性的計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再加上好運垂青,崔俊良跑了幾家副食店,在兩家店里居然講了講價錢就成交了。副食店老板對這個執著的年輕人和他那品質優良的辣椒樣品豎起了大拇指。

崔俊良不敢有一絲大意和一會兒耽擱,馬上趕回楊安鎮,賒原料,請人粉碎包裝,以最快的速度發貨。靠著這200元錢,崔俊良度過了25天,靠著這200元錢,他賺回了1700元。

這是他靠頭腦、干勁、執著掙來的第一桶金。

大膽進取,成為先富的領頭羊

崔俊良從此更加自信,思路也更加明朗,大膽出擊,小心規劃。他把握時機,很快擴展了在東北的市場,本溪、沈陽、鐵嶺、長春、齊齊哈爾……這些地方都留下了崔俊良的足跡,也飄滿了楊安鎮的辣椒香。

這時,崔俊良來了個大變身,他跑到德州,走進了駕校,學起了開汽車。原來崔俊良審時度勢,將目光瞄向了運輸行業。

1988年,崔俊良果斷地用湊來的錢買了一輛貨車,給鎮上的調料加工廠跑起了運輸,這在當時看來的確是個大膽的行動,但卻是崔俊良經過多方研究、周密思考的決定。

為了運貨,他起早貪黑、披星戴月;為了證明自己,他風餐露宿、廢寢忘食。經過幾年的奔波勞苦,這個曾經的落榜生,這個不甘一輩子種田的農家娃,終于擁有了一支屬于自己的掙錢車隊。崔俊良靠自己的遠見卓識和吃苦耐勞精神,終于躋身楊安鎮先富者的行列。

成功注定不走尋常路

1998年,崔俊良賣掉了幾年的血汗——車隊。

這是他在分析當時的形勢后做出的這個大膽決定。原來,1998年的楊安鎮調味品市場空前活躍,成為全國各地乃至周邊國家各種原調料的主要交易地,年交易額達幾億元,市場購銷和貨源的優勢十分明顯。

有利必有弊,楊安鎮人只注重原調料的銷售,卻忽視了工業化的威力,將原調料加工轉化使其增值成為薄弱環節。城鄉居民對高檔調味品的消費需求日漸強烈,可整個楊安鎮調料市場卻只有幾家從事調味品加工的家庭式作坊。

家庭式作坊盈小利可以,但難成大器,崔俊良憑著多年來學習積累的知識及鍛煉出的觀察能力分析得出:調味品加工潛力巨大。也由此,他暗中決定:一定要將調味品加工辦出個色香味來!

后來的山東飛達集團有限公司,就是以辣椒和蔬菜種植、農副產品深加工、出口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主營產品有辣椒制品、香辛料、脫水蔬菜、色素、復合調味料等崔俊良的調料。

有了這個自信的分析,崔俊良才做出了賣掉車隊的決定。隨后,他創辦了樂陵飛達調味品加工公司。加工廠生產出的各類民用調料很快打開了銷路,其中“飄牌”商標已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著名商標,“飄牌”產品被評為“山東名牌產品”,并成功通過了QS認證。他對市場的準確把握再次證明了自己的眼光獨特。

奮斗不止,誓要先富帶動后富

生活富裕了,工廠做大了,崔俊良卻沒有放松下來,回望過去,他又陷入了思考。

從前,他心里一直憋著一口氣,想讓父母、鄉親們看看,這個叫崔俊良的落榜生不上大學活得并不比考上大學的人差,照樣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現在想想,真是年少氣盛,滿心抱負只為自己想,崔俊良不由有些慚愧。

但是,隨著事業的一步步做大,崔俊良感覺肩上的擔子不光是為自己一個人挑的,人生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出人頭地,不僅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當初自己拼命要考上大學,走出農村,還不是因為不想一輩子做個農村娃,但是自己的一步步發展,不還是依托著家鄉的調味品基礎,依靠著鄉里鄉親的支持嗎!

曾經是個農民,發家是在農村,有什么理由不助力三農,為農民們拓寬致富之路?擔子就是責任,于是,崔俊良又開始帶著鄉親們共同致富,以實現民族調味品行業的發展與振興。

他從2003年開始與農戶實行訂單種植,到目前發展和帶動了25萬畝的辣椒、蔬菜種植基地,帶動了省內外8萬多農戶,50萬人從事辣椒蔬菜種植,年增加農民收入2.5億多元。

如今,崔俊良當年創辦的樂陵飛達調味品加工公司已變成山東飛達集團,成為一個以生產各種調味品為主導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康師傅、統一、華龍等方便面生產大企業供應調味包,他們還將通過幾年的努力,切實達到“建百萬畝辣椒蔬菜基地、達百萬噸生產加工規模、讓百萬農民受益”的目標,進而成為中國調味品產業城建設的主導力量!

標簽:
相關文章

在線
客服

在線客服服務時間:9:00-24:00

選擇下列服務馬上在線溝通:

客服
熱線

售前客服熱線

180-3818-2466
服務時間周一到周五09:30-19:00

在線
咨詢

1對1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