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麥生鮮配送管理系統于2016年3月初上線,合作伙伴遍及全國各地,目前已擁有100多家的服務商。餐廳食材采購市場規模龐大,大到批發市場,中到各類型的加工配送商、供應商,小到個人的送菜佬,一直做的都是緊盯餐廳食材配送這塊兒。觀麥曾在走訪過程發現,有90%的老板愿意嘗試微信下單,成功率非常高。
觀麥目前主要做的是餐飲食材B2B的Saas解決方案,即公司運作的全套軟件系統,為了卷入更多合作伙伴、用最高效的方式一起服務周邊的餐廳,以“開放”的形式接納傳統的農產品行業的從業者,為其提供系統支持。有了系統的助力,比傳統的操作方法能快速提升85%的效率。
對于傳統蔬菜行業配送商我們來暫且來聽一下,他們有哪些迫切需求,是怎么說的?
小李蔬菜供貨商是在5月份跟觀麥簽約的合作商,做的是蔬菜配送,主要向飯店提供蔬菜。他所遇到的問題是:
1、訂單多在晚上一兩個小時內以電話通知的形式,每次先用一張紙記錄下品名和數量,接完訂單后還要再根據底單抄寫送貨單,跟客戶當面核對數量。
2、由于蔬菜不能保存,每晚接完訂單后要根據底單人工統計出總數量去進貨,每家單次采購量在500左右的餐廳食材,就要整理3個小時。
3、菜買來要過稱分揀,這個過程是最不順利的。出錯的地方多,具體為標簽貼錯、斤數不對、裝錯車。即時標簽對了,斤數對了,車裝對了還可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菜品品質弄錯了。
4、最后就是結賬問題,客戶是一月定一次價所以就要每月去對一次張,而客戶對賬的形式又不一樣,又的要在送貨單上算,有的要做明細表。看的人頭疼。
顯然,這是蔬菜配送行業具有代表性的客戶需求。
對于做餐飲原材料配送的批發商來說,餐飲食材配送B2B平臺的出現讓商家直面供應商,省去中間商差價,從而降低采購成本。而觀麥在這些配送管理業務方面有很好的支持,最重要是有功能強大而操作易用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
首先,訂貨便捷,讓客戶可以方便下單,支持多終端下單,傻瓜式,操作要便捷,無論是餐廳老板,還是忙碌的廚師,或只有能上網,用電腦,平板,手提等任何設備隨時下單訂購,多種便攜高效的下單方式,告別抄單煩惱。
其次,信息匯總準確迅速,多種匯總功能。有的計劃統籌工作就變得簡單許多了。就是做好接單錄入就可以了,其它就交由蔬菜配送管理系統去完成了。便捷,還準確。避免人工統計容易出差錯的問題。
提供智能秤,對接IT系統,5.7斤的蔬菜一放上去,自動全流程修改,至少省了一個人工計秤的差誤。標簽分揀紙可以徹底避免漏單、檢錯單的失誤。當然也有人會為了記賬,去買用友和金蝶這些軟件,真的太復雜了。一筐韭菜可能51斤,另一筐就可能49斤,沒有一個標準的進銷存。
本來生鮮類是非標準產品,餐廳客戶可能會有很多個性化的需求,而集中的中心化思路最怕的就是個性化需求,因此如果想更好的服務餐館客戶,專注服務他們,才能把服務做到最好。但是傳統的方式下,成本大,耗費多,而觀麥靠IT把行業整合進來,幫助批發商跟下面的客戶做最好的集采的對接,提升它們的效率,降低它們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