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3.12萬億元,較14年又有所提升。相應的,餐廳食材采購市場規模也很龐大,針對中小餐廳食材采購B2B電商行業市場空間巨大。但中小餐廳有諸多痛點,采購量小無法獲得議價權、采購人力支出及可能發生的灰色收入支出、采購菜品質量無法保證等。
因而,從去年開始,面對冗長的流通鏈條和傳統方式的低效,有一批互聯網人開始著手想要來改造這個隱藏于背后的傳統行業
位于深圳南山的餐飲食材配送B2B平臺“觀麥”,和許多針對零售客戶端的網上生鮮采購不同,觀麥是一套適用于蔬菜,水果,肉類糧油,生鮮凍品干貨,農產品等食材配送行業的管理平臺。不但能建立微商城提供用戶網上采購,同時還能鏈接整個后臺管理系統,實現企業經營信息的電腦全程記錄、傳遞、分析和決策支持。
基于次日店內用料需求在微信商城里下單,通常拿到的價格比自己采購要便宜5-10%,另一邊,“觀麥”連接了上千家大小批發商,讓他們通過平臺觸達下游餐廳,提供相應的食材批發及配送服務。
觀麥為何選擇平臺模式來切入食材B2B領域,源于生鮮農產品屬于典型的非標品,品類豐富且各種品類的供應鏈都有所不同,餐廳的采購周期也各不相同,無論是在平臺可復制性和供應鏈管理上都比較難把控,從成本和效率來看都不是最優的選擇。
所以先與10-20個食材供應商確定一個大致的品類和報價,然后尋找中小餐廳開展業務,用價格的優勢吸引它們通過商城下單。通過采購上游化,直接連接農產品產地和餐廳客戶,解決了農戶的產品銷售問題,同時為下游客戶提供品質更高更優惠的價格的生鮮農產品。
觀麥餐飲食材配送B2B平臺的出現讓商家直面供應商,省去中間商差價,從而降低采購成本。在中國任何一個行業只要做深,商業空間都充滿想象,傳統食材配送的低效率催生出餐飲食材B2B,觀麥平臺的出現,正好幫助企業在生鮮采購時節省勞力,降低采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