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生鮮配送行業逐漸興起,控制品質與損耗成為生鮮配送企業經營的核心話題,甚至是許多配送公司老板親自抓的業務板塊。比如,在市場上采購100斤蔬菜,通過流通周轉后到達客戶手中時,只剩75斤,其損耗程度可見一斑。
在生鮮配送行業,由于生鮮本身的保質期短和易腐爛的特性,導致采購、分揀、倉儲及配送環節的損耗都很高。而生鮮的損耗將會直接影響到配送企業的利潤。那么要降低生鮮配送損耗率,就要使生鮮果蔬到消費者手中之間經歷的環節中,使損耗盡可能降低,從而增加生鮮配送毛利率。
倉庫管理引起生鮮損耗的最主要原因是倉儲冷鏈技術使用落后,環境和溫度、濕度條件達不到生鮮儲存的要求,導致生鮮商品和原料保存不當而變質。
另外,對于生鮮商品的有效期管理存在錯誤,沒有做到“先進先出”的原則。
控制措施:不同的生鮮商品需要不同的保鮮環境,因此需要創造適合的環境以減緩生鮮新陳代謝過程中所造成的損耗。
例如,熱帶水果儲存在密閉紙箱中,經過長時間運輸溫度會急速上升,運達倉庫后要盡快降溫、充分散熱,再以常溫保管。
對于鮮活品類,死亡的魚要及時撈出做相應處理,以免細菌傳染而影響其他魚類。
葉菜類生鮮要直立存儲,有切口的蔬菜,切口應朝下;避免冷風直吹果蔬,否則容易失去水分而枯萎。
不同生鮮品有不同的溫度標準,例如,蔬菜冷藏庫的最佳保鮮狀態溫度為0-5℃之間,濕度在80%-95%左右,并安排專人對冷庫溫度進行記錄,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確保冷庫的最佳保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