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鮮配送營銷模式非常流行。這也導致了一些新的職業崗位,例如生鮮分揀員、打包員和配送員。其中,生鮮分揀工是進行生鮮配送的前提,他們主要負責根據客戶訂單對倉庫產品進行分類整理。
優秀的生鮮企業會注重每一個環節,在產品銷售中特別注重分揀過程。因此,企業建立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來規范生鮮配送分揀工作。你知道這個蔬菜分揀現場管理制度有哪些規定嗎?
說到分揀,一般會分為:填、錄、算、打、投。
分別是填寫稱重數據,將實際稱重錄入表格,核算訂單價格,打印發貨單及投入對應蔬菜筐。
為了提高分揀人效,也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體驗,丁總引進了新的管理方法及工具。
過往丁總和行業大部分中小生鮮企業一樣,都是由接單員抄錄客戶訂單后,在分揀現場分配訂單。
這就會出現一大堆分揀工圍在一起,聽到自己負責的業務后再去分揀的畫面,如果有人的負責客戶量在2個以上,還會反反復復的進行詢問和確認。
現在他將倉庫區進行了科學劃分,目前根據業務需求,暫分為存放區、分揀區及投框區。
分揀區可實現貨物品質分級的需求,投框區則按客戶區域和司機路線進行劃分。
這樣做除了讓司機不用滿倉庫找貨外,還極大減少了投錯框的情況。加上使用觀麥數字化系統的標簽管理等功能,最大程度減少了繁瑣溝通導致的失誤。
在人員管理上,他將8名分揀工分為2人一組,一人在電腦上分貨,一人投框。同時配備了滾輪和平衡車給到分揀人員使用。
工具的使用除了在搬運貨框時更省心省力,還解決了原來每次投框,來回走路可能會花費幾分鐘的問題。
現在30秒就能完成全部步驟,省了50%的時間成本,最重要的是讓分揀員不用做無效等待和停留。
解決了前端操作問題,丁總還為分揀部門設置專屬獎金池進行激勵。獎金最低設有8000元,并按照當月營業額進行階梯增加。
比如在每月營業額達到450萬后,丁總會額外拿出8000元獎金放在獎金池,達到當月考核標準的分揀工,即可參與獎金的均分,員工最高可提升20%以上的月收入。
因此,我們總結出:生鮮配送企業需要對現有的業務及流程持續不斷地改進、優化各個節點的作業規范,提高各個節點的工作效率,從而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在競爭激烈的生鮮行業中不斷建立自身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