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良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曾總不走尋常路,除了提供生鮮配送的服務外,還新成立快道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加快部署生鮮供應鏈前端,優化生鮮產品的供給結構,逐步減輕聯盟組織間合作伙伴的成本壓力,從而促進云南昆明生鮮配送行業的發展,爭做云南昆明億元配送巨頭。
2019年,生鮮配送企業戰略布局的輪廓逐漸顯現,渠道端正通過供應鏈的延伸和數據閉環的構建,對上游生產端發起了“總攻”,云南良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生鮮配送行業巨變來臨前,選擇“異業聯盟”資源共享,拓寬細分市場的生鮮產品供應,完善在云南昆明的產業鏈體系,以快道供應鏈有限公司的新形式找準未來配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良禾農業的成長之路
曾勇曾總目前是云南良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也是云南快道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長。1998年,曾總從大學建筑專業畢業后,進入當時的云南省建工集團,2007年放棄穩定的工作,開始與妻子經營電腦公司。在積累一定資產后,2010年與朋友在安寧溫泉風景區附近投資了一家集休閑、旅游、度假為一體的農莊,農莊自帶有上百畝的種植、養殖地,于是有客戶要求將農莊的有機蔬菜配送到家,曾總嗅到其中的商機后,2014年成立了云南良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針對高端會員,做C端客戶配送到家的業務,但隨著開發客戶的過程中,曾總發現C端客戶流失率很高,并且難以維護。
在偶然的機會下,曾總中標一個學校小食堂的配送業務,他發現給B端客戶配送相對穩定,簽合同的時間能長達兩三年,利潤收入穩定,所以從2017年底公司轉型做大眾食材的集中配送,針對客戶有企事業單位、銀行、學校、醫院、大型的國企央企,通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努力,公司業務量由一個月五六十萬增長到兩百多萬。而為了更好地發展配送業務,2019年5月,曾總的云南良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昆明斌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田品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成立云南快道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快道公司主要做兩個事情,一個是集中采購,一個是集中分揀,不做具體的業務,也不做配送,致力于服務中小型配送公司轉型升級。
?快道會員的專享服務
快道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距離昆明最大的王旗營蔬菜批發市場僅三百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可以隨時補貨,及時配送。公司現有場地10000平米,分別有1860平米的蔬菜分揀倉,干貨調料庫400平米,農殘檢測室和辦公室800平米等,還有五千平米的停車場。加入快道的配送公司可以免費享受每間四十平方的辦公室,并且共用分揀車間,創造快道這個平臺就是讓每個配送公司降低成本,實現場地共用、辦公共用,所有的生鮮產品集中采購,在客戶下單后,能集中分揀,使得聯盟成員不存在有倉庫的房租,不存在有采購、分揀的人工、水電雜費等。并且對于加入快道的配送公司而言,不用管理庫存和損耗是最大的優勢,免費為他們配備整個生鮮配送行業的全套系統——觀麥系統。
集采集分的優勢凸顯
(一)集采優勢
云南昆明周邊的蔬菜種類豐富,一年四季常有,其中因所處高原的地理位置,呈現的顯著特色就是冬春早菜和夏秋反季節蔬菜。昆明百分之八九十的配送公司位于王旗營批發市場附近,每天接到訂單就去市場直接進行采購,而現在聯合起來的快道供應鏈公司的蔬菜采購量急劇增加,前幾十種品類的蔬菜可以全部從合作的種植公司、合作社采購,基地直采能保證品質和價格的優勢。例如,從基地采購來一噸白蘿卜,送到快道只需要七毛或七毛五,而去王旗營批發市場采購則要一塊,快道賺取一毛或一毛五的差價來維持平臺日常的運營費用,給會員的價格九毛,依然在價格上實惠,所以大家聯合起來集中采購,能降低采購成本。
(二)集分優勢
快道的分揀車間長約一百米,特意配備了一條半自動化的傳送帶,避免分揀場地過大,分揀人員投筐效率低、分揀慢。傳送帶是循環的一圈,頭端冷庫作為原材料的分揀區,后端是辦公室、庫房和農殘檢測室,中間部分為分揀區,設置了數十臺觀麥的分揀設備在傳送帶一側,人員分完以后貼完標簽就直接放在傳送帶上,如果投筐漏掉,還可以繞一圈回來補投。在投筐區分為四個區域,滿倉情況下可以堆滿五十噸菜,每個人負責一個長度為三十、四十米的區域。高效和靈活的傳送帶使用,使得分揀效率提升,投筐區域更加緊湊,大大減輕了分揀人員動線作業的負擔。
(三)成本下降
良禾公司在業務量到達一個月六七十萬時,曾總發現盈利低,是由于房租成本、人工成本一直在上升。而現在快道能幫助加入的中小型配送公司解決同樣的痛點,庫存管理難,成本核算不準確,損耗難以計算等。例如,合并后能減少采購人員、分揀人員的人工成本,由公司統一采購、分揀;場地同用,辦公室的房租等費用均由平臺承擔;平臺采購使用現金,資金流穩定,業務就會迅速增長。目前昆明還沒有超級大的配送龍頭企業,而快道平臺只要讓客戶和加入進來的配送公司在一年省到三十萬甚至五十萬元,這個業務就會很快發展起來,曾總對快道能在短短半年甚至幾個月突破上億銷售是非常有信心的。
?觀麥系統的專業賦能
良禾在開展配送業務時,曾總為了控制損耗,能在實際做賬的時候拿出數據,分析是哪一部分生鮮產品易產生損耗,曾經使用過財務系統進行管理。但當時良禾是根據配送商戶分揀,員工每天在生鮮采購回來后就直接擺在倉庫,遍地都是待分揀的蔬菜,起碼有三個人拿著手抄單指揮其他人找菜,場面十分混亂。這時,曾總就在考慮有沒有成熟的生鮮配送系統軟件能全方位幫助公司的業務流程,后來詳細了解到觀麥,特別是現在成立了快道供應鏈公司,就更加迫切需要一套完備的系統來讓各個加入的配送公司能享受到大數據系統,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打通流量循環通道。于是,曾總選擇了旗艦版的觀麥,專業賦能平臺的數據化管理,雖然目前在試運行階段,但曾總相信通過一段時間業務增長會把所有的觀麥模塊使用起來,并且利用其中的溯源系統將食品安全真正落實到實處。
?快道開倉的未來發展
曾總立足當下,快道的未來目標是在開倉三個月每天蔬菜的配送量達到五十噸,隨后接入全品配送。例如豬肉、牛肉、雞、禽蛋類,而干貨調料因為太大、太散、太多,選擇逐步切入,會在昆明尋找兩到三家大型的干貨調料品牌代理商或供應商加入快道的平臺,他們既是供應商又可以作為快道的合伙人,只要接到蔬菜配送的業務,快道也可以提供相應的服務。曾總熱忱歡迎現在在昆明做生鮮配送行業的同行們一起加入快道,因為在快道有全方位、全系列、全品類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