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滕建與蕓眾速能通過觀麥相識,融合升級,欲在兩到三年內,成為柳州生鮮配送的行業龍頭企業。強強聯手,是傳統食配與互聯網的創新疊加,也是企業整合升級的必然方向。
近幾年,面對快速增長的空間和食品安全的困局,傳統生鮮配送毫無懸念成為產業融合升級的下一個主攻戰場。在這場無聲的廝殺中,柳州騰建商貿公司和蕓眾速能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為了占據柳州食配市場的鰲頭,推動公司配送業務的創新和轉型,選擇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從而獲取更高的市場價值。它們以全新的姿態直面機遇和挑戰,將在三年內成為柳州生鮮配送的行業龍頭。
?創辦初期
林劍林總進入生鮮配送行業是出于一個偶然的機會。2013年,初次接觸到這個行業,林總對于生鮮配送并沒有概念,只是看重行業的發展前景。在籌備公司的初期,林總親自督辦整個過程,帶領員工進行分揀、采購,完善公司制度。在這樣的堅持下,騰建商貿的營業額很快做到八千萬一年。
14年,一大批互聯網配送企業興起,美菜、鏈農帶動了生鮮配送行業的互聯網意識。雖然說美菜他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中小型餐飲,而騰建的服務對象是學校、企業、商超,但林總覺得互聯網的風潮很快會刮到團餐配送的企業,甚至前端的服務團餐客戶,在招投標的時候對于配送企業也會提出互聯網化的要求。
同時,公司內部采取的傳統下單、采購管理等方式,導致效率極低且損耗和成本在業務拓展中難以核算清楚。內憂外患中,林總意識到要發展更大的業務,需要有自己的數據體系和IT化管理方法。
?人才危機
2016年,林總開始尋找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IT工具,來幫助企業完成轉型。通過多方對比,林總選擇了與觀麥合作。
很快,林總就招到了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員——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經過觀麥實施工程師與管理員近一個月的溝通,騰建的線上商城和整套ERP管理系統上線,全部的運營數據在系統上有了清晰的展現,公司實現了無紙化辦公。
然而好景不長,大概3個月后,管理員提出離職。雖然在騰建感受到了信任與關懷,但是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他還是覺得生鮮配送企業過于傳統,與自己長期的職業規劃不符。隨著管理員的離開,騰建再次感受到壓力。因為公司過于傳統,年輕優秀的互聯網人才不愿意加入公司一起發展,如何找到一個又有計算機基礎,又熱愛生鮮配送的年輕人加入公司,成為困擾林總最大的難題。
?觀麥結緣
越成功的人,對自己要求越高。林總本人就特別熱愛學習,只要有時間就會參加觀麥學院組織的生鮮配送培訓交流活動。在某一次的活動上,林總認識了同在柳州的黃志毅黃總。
通過交流后,林總了解到,黃總從13年就開始接觸互聯網企業,這期間一直尋找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向。同樣是看到美菜等平臺的快速發展,黃總很看好互聯網生鮮配送,在17年6月跨入了這個行業,創辦了蕓眾速能服務責任有限公司。
具備互聯網基因的黃總,在創業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團隊對于傳統行業水土不服,源源不斷地投訴吞食了本來就不高的利潤,再加上蕓眾服務的小餐飲客戶對價格非常敏感,壞賬率高,導致蕓眾的資金壓力非常大,發展不如預期。
但黃總身上的互聯網基因和對生鮮行業的熱愛,正是騰建所急需的特質。兩人相約,回到柳州后多多交流經驗,促進兩家公司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融合升級
大概半年的溝通交流,兩家公司深深感覺到大家在生鮮配送有著相似的經營理念,都想把企業打造成真正的互聯網配送企業。而兩家公司剛好可以互相彌補不足:
蕓眾:
團隊朝氣蓬勃,熱愛配送行業,有著非常多新的想法。同時熟悉系統管理,能幫助騰建更好地通過觀麥系統管理企業。
騰建:
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行業經驗足,資金實力雄厚,有著升級互聯網配送的迫切需求。
18年,兩家公司正式融合。林總談到兩家公司融合后的業務有不設限的上升空間。隨著黃總的加入,林總逐步淘汰不能適應企業發展規劃的人員,留下愿意接受或重新適應角色的員工。幾輪洗禮后,企業的人員組織架構也調整到了一個全新的積極狀態,分工更加明確,管理更加規范。
?攜手發展
在內部組織架構穩定后,林總主要負責對外的客戶業務部分,黃總主要負責梳理公司內部的業務。企業升級后,騰建開始調整公司的戰略方向,精準定位客戶類型,不以價格取勝,將目光聚焦在對配送產品質量和服務認可的客戶,很快業務規模再上一個臺階。
告別單打獨斗,騰建和蕓眾已經成功邁出了第一步。他們將圍繞共同的目標,整合雙方的資源和優勢組成一個新的共同體。林總和黃總摩拳擦掌,欲在柳州闊土上,用兩到三年的時間把公司打造成柳州數一數二的標桿企業,并且拓展公司產業鏈相關的其他業務。在未來,基于互聯網,公司將還會有不少非傳統行業的項目。
兩家公司展開的全面合作戰略,是新公司的轉型創新,也是互聯網對傳統生鮮配送行業的滲透,在本質上切合了生鮮配送現代化發展思路。行業升級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抱著開放共贏的心態,靠資金和人脈資源,尋找合作機會整合升級。生鮮配送行業也會走向合資并購,不規范的作坊式配送企業也會慢慢被行業洪流吞并,如何選擇適合自身企業的發展方向,是每一個生鮮配送企業家都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