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陽原本從事私募股權投資工作,為幫助家鄉農牧民脫貧致富,回到家鄉巴彥淖爾市,成立了內蒙古博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投身于生鮮配送行業,深入扎根,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發展。
返鄉助農
2017年九月份,李陽的內蒙古博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他的家鄉巴彥淖爾市正式成立了,但是一位本身從事金融行業,從事私募股權投資工作的人,為何回到家鄉卻投身于生鮮配送行業呢?這個行業又是如何吸引他的呢?
“其實我最開始并沒有想著去做生鮮配送行業,最開始還是想要通過自己的老本行來幫助推廣家鄉的農產品,幫助當地農業實現產業升級”在談論到這個問題時,李陽是這樣說的。
原來李陽的家鄉位于內蒙古的巴彥淖爾市,這個城市有許多農產品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例如河套面粉、葵花、羊肉、蜜瓜,西瓜,番茄等,雖然有很多有名的農產品,但是卻很少有屬于自己的知名品牌,這就導致了產業附加值低,農牧民掙不上錢。
對于這種現象,李陽就想通過在農業方面做一些事情,幫助家鄉農產品打出知名度,提升行業附加值,助力家鄉的發展。但是對于農業行業李陽基本是個門外漢。這種情況下,他決定還是從自己的老本行入手,與當地政府合作成立一只農業引導基金,通過以投資一些行業內相關企業來推動產業發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本地相關人才較少,沒有太多可投資標的。無奈之下,李陽決定自己親自去做這件事,就這樣,一場創業開始了。
轉變創業思路
在創業初期李陽考慮到當地有許多土地和大棚,可以從種植和養殖這個方向進行,但是在經過多方面的了解,以及與觀麥科技有限公司的多次溝通后,李陽又重新考慮了自己的創業方向,最終決定從生鮮配送做起,切入到農業供應鏈中。選擇從事生鮮配送行業對于李陽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本身生鮮配送行業就發展沒有多久,很多人對于它不太了解,而李陽又是從金融轉行到生鮮,生鮮配送行業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好一切準備后,過完春節,李陽的公司正式開始運營了。
“累,真的累,每天都要起早貪黑,這是與金融行業不同的,我對農業供應鏈的了解又不太清楚,沒有系統的學習過,一切都處于摸索階段,走了很多彎路,這些其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落實下來你就會發現,最困難的是缺少人才,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很少愿意往這個行業靠攏,他們覺得自己在這個行業有點大材小用,但是你如果在行業內部招攏的人能力相對又有點低,其實這不是我一個生鮮配送公司面臨的困境,整個生鮮配送行業的環境都是這個情況。”
用心服務穩定客戶
李陽在創業一段時間之后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目前李陽的公司規模還不大,有三十多人,銷售大多是九零后,后倉普遍是七零八零后。主要服務客戶是中小餐廳,截止目前累計下單客戶已經達到六七百家,活躍客戶有三百多家,每天下單客戶在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家之間,公司日均銷售額達到每天兩萬多元,處于穩步發展階段。
下一階段公司的業務方向是占領本市市場,接著發展到全內蒙市場,同時擴展業務種類,增加附加值,做出品牌。另一方面公司也在加強與觀麥,望家歡,美菜等公司的緊密溝通,未來將實現一些區域間的集采,把產品通過這些渠道銷售出去。李陽希望未來自己的公司能夠成為區域性的龍頭企業,把市場做透做全,以區域進行劃分,圍繞這個大戰略來做,中小餐廳,企事業單位,個人端的客戶三個用戶群體都要做到,往上不斷去看,往下把自己的服務做到家,減少搖擺客戶。
要想獲得盈利,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優勢。李陽的內蒙古博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要求供應商在加入前必須進行篩選,具備一定的資質,并且要提供所有的檢測報告,公司內部也有自己的食品檢測器材,每次商品進庫都會進行抽樣檢測,最大程度去規避問題,保證食品安全。
腳踏實地穩健發展
對于公司的發展戰略,李陽的考慮是比較大的,他正在考慮和美菜進行區域性整合合作,因為他的家鄉與包頭,呼和浩特等城市比較近,菜品來往較多,溝通比較頻繁。而且內蒙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國排進前五,人均消費能力很強,但是市場東西少,可供應的東西很少,導致市場空間很大,有很多可做的,李陽有當地資源,有很多的企業、政府資源。
并且在土地、大棚方面也有相應的配套資源,他希望現在能夠找一些有興趣做這個事情、有信息搜集能力、有行業經驗以及有相關服務經驗的合作伙伴來合作,來對包括以內蒙古為核心的整個西北市場做一個行業整合。
對于從事生鮮配送行業給他帶來的感受,李陽認為,最重要的是腳踏實地,如果沒有做好一吃苦,二扎根進來的準備,那在這個行業是肯定做不好的,生鮮行業帶給他的商業啟發比他想象中的大,相比較于金融行業,生鮮配送行業更加鍛煉人,進之前要考慮清楚,進來之后就要踏踏實實的做下去。生鮮行業空間很大,市場很大,但是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來進入這個行業,最后就是被這個行業淘汰。
現在李陽的公司正在籌建自己的倉儲中心,地理位置不錯,也準備以后建立自己的倉儲配送基地。等到供應鏈環節成熟發展起來后,李陽也將建立自己的中央廚房向凈菜方面發展,未來李陽也將會把他的公司建設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