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當地龍頭生鮮配送商年收入超過1億元,一夜之間破產。
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里,這家分銷企業如何通過創建輕資產模式,實現0投資,突破15%以上的凈利潤?
2020年,尤其是湖北地區,對所有生鮮從業者的記憶都是痛苦的。封城2個月,大大小小的線下餐廳紛紛倒閉。
黃先生在湖北一個四線城市經營著當地最好的生鮮配送公司之一,年收入可達億元。
疫情前,數十名員工忙于接單、卸貨、分揀、拉貨、配送等作業。
短短兩個月,疫情封城,配送中心貨物積壓,食品原料腐爛,顧客紛紛倒閉。
這個著名的當地配送龍頭一夜之間倒下。
在疫情期間,大量貨物的成本投入、客戶支付的積壓、員工的高額支出和現場支出,這三個成本大山摧毀了許多原本規模較大的配送企業。
不屈不撓的黃總沒有因為暫時的失敗而放棄自己,也沒有放棄生鮮配送行業。
很快他便總結經驗,重整旗鼓。
生鮮食品的行業前景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我碰巧有多年的行業經驗。不做這個不是很可惜嗎?
輕資產模式,成為了黃總再次創業的經營原則。
整個湖北市場遭受了疫情的嚴重打擊,黃總決定改變戰場,關注經濟更發達、市場更有前途的深圳。
對黃先生來說,深圳地區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積累客戶資源、市場偏好、利潤定價等業務模式,從零開始。
食材種類較多,競爭壓力較大,但毛利可達30-40%。三四線城市運送環節多,毛利更低。
當我第一次進入廣東時,我對深圳業進行了市場調研。湖北和廣深地區整體差別很大。
與湖北相比,深圳餐飲業需要更多的菜肴和配料,那么餐飲店需求最高、毛利潤最高的食材類型是什么呢?這是我探索深圳市場的第一步。
去年11月,經過對深圳市場的全面調研,黃先生決定從失敗的經驗和本地運營成功模式的經驗中吸取教訓,重新開拓生鮮配送市場。
經過六個月的市場探索,這家三人配送公司擁有30多家客戶,凈利潤可達15-20%,主要發展中小型餐飲店的配料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