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產品供應鏈鏈條環節多,從生產、配送、銷售到消費,每個環節的參與者都不同,使得生鮮產品供應鏈結構復雜。生鮮產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新鮮易腐爛,這就對生鮮配送環節的要求很高,如何打造現代化供應鏈,保證生鮮產品的新鮮,滿足消費的高需求是每個企業亟需破解的難題。
“有時候,農村蔬菜水果大豐收后卻爛在地里、掛在樹上,不能及時地送到城鎮居民的飯桌上。”全國人大代表、東麗區華明街胡張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楊寶玲建議,應出臺支持政策,促進應季生鮮農產品銷售。
楊寶玲介紹,如今,應季水果蔬菜多數依托商超、菜市場、電商等平臺進行銷售,為了延長保存時間和鮮亮度,在水果未完全成熟時就采摘下來,部分不良商販還在水果蔬菜上噴灑保鮮劑等化工產品,很多生鮮已經沒有了“過去的味道”。而在蔬菜水果大量集中上市時,因運輸、保鮮問題,銷售速度跟不上,只能爛在地里、掛在樹上,農民辛苦一年,卻白忙活一場。
作為農民代表,楊寶玲建議,農產品銷售宜疏不宜堵,應建立類似農村的“趕大集”模式,在社區堅持“限時、限季、限地”原則,組織農戶直接銷售新鮮應季蔬菜水果,既能直接增加農戶收入,也能讓市民不出小區就能買到新鮮、低價的水果蔬菜。同時,出臺有關政策補貼細則,鼓勵有條件的商超、電商等銷售平臺開辟綠色通道,從田間地頭農民手里直接進貨,積極開展部分應季蔬菜水果平價銷售。此外,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在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中,千方百計把新鮮安全的蔬菜水果快速銷售到百姓家中。
互聯網已經極大的帶動了配送企業的發展,農產品配送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低利潤農產品原來所賴以生存的薄利多銷法則難以擴大,公司如果想要進一步發展,一定要抓住時機,以低成本來謀取大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