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寂已久的“供銷社”意外走紅。供銷社的業態發展,是否會改變中國農業格局,食配企業的生存空間是否進一步被壓縮?
10月中下旬開始,我國多地宣布重啟供銷社。這一事件經過幾天的發酵后登上網絡熱搜,而后,官媒、自媒體大量發聲,廣大網友也加入其中,好不熱鬧。與此同時,除了“供銷社重建經營”掀起了網絡話題熱議外,在資本市場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相關概念股紛紛大漲。
而除此之外,是一時熱鬧,還是持續發力?供銷社的現實意義令人關注。
在整個供銷體系的發展中,農業合作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國小農經濟的歷史特征,絕大部分農民都是一家一戶干,生產方式與市場需求無法形成良好對接,造成農產品低價甚至無法進入市場。
農業合作社的出現,使得農民能夠得到相應的資金支持,同時,合作社通過聚集地方農民及土地資源,形成規模化、品種化等市場需求生產特征。
如何利用好農業合作社的發展,實現供銷體系的進步,也是目前各地供銷社發展策略中的核心環節。
例如,湖北省夷陵區供銷社合作的湖北曉曦紅柑橘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的建立,與供銷社的連接,曉曦紅柑橘合作社從初期建立時的24戶成員到如今的1500戶成員,種植基地達1.7萬畝,實現總收入從480萬到2億元的增長。
這也對于湖北省柑桔產業橫向聯合,縱深發展的新局面起到了奠基作用。目前,組建湖北曉曦紅柑桔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已吸納8家合作單位,擁有基地20多萬畝,輻射面積達到50多萬畝。
04 線上銷售渠道拓展
電商、直播多業態開花除了線下渠道外,線上渠道也是供銷社近年來不斷嘗試的新方式。在供銷社探索線上銷售的路徑中,電商直播主要有三種拓展途徑。
①第三方生鮮電商平臺與主播合作
目前,供銷社首選的線上直播形式,就是與第三方機構以及名人合作,有著影響力大,落地更容易的優勢,但相對來說單次費用較高。例如,今年6月,拼多多舉辦的“尋鮮中國”主題助農直播間,廣州市供銷社便帶著本地桂味荔枝,向全國近250萬網友推介。在當天直播開播前,從化桂味荔枝鏈接的拼單數量就已經達到10萬+。
②省供銷社直營平臺入駐
除了農產品入駐第三方平臺外,各大省份供銷社也開始打造電商平臺。這種形式主要優勢在于有一定的平臺優勢,同時具備長期性和地方優質資源。
例如,湖北“供銷荊選”平臺,通過供銷社渠道,深挖全省17地市州優質農特產品。2022年來,湖北省供銷社開始推進常態化直播帶貨,線上線下開展農產品促銷活動、聯合直播助農活動92場。湖北供銷社聯合上海供銷推進了2022年湖北名優農產品進上海活動。除了線上展示,雙方還達成線下合作,百余件荊楚特色農產品入駐線下門店。
③地方供銷社自營電商
除了入駐省級電商平臺外,縣市級供銷社也自營電商及直播平臺,嘗試從線上渠道打開銷售途徑。浙江武義縣在2020年,就嘗試進行了縣供銷社與縣政府聯合開設的武義縣官方淘寶店——“武義購”。
05 社區食堂火熱,供銷社搭建中央廚房
近期,除了供銷社的火熱外,國營大食堂也進入了民眾視野。目前,除了企事業單位食堂和學校食堂等團餐業務外,由于老年人用餐問題備受關注,社區食堂也成為了團餐企業發力的新賽道。
目前,據調研顯示,全國多地供銷社開始籌備組建中央廚房,建設供銷社餐飲配供中心。例如,河北桃城區供銷社今年推進了中央廚房的建設,預計將打通230余家規模化養殖合作社,打造日供餐3-5萬份的生產加工項目。
結尾
全國供銷體系職能的強化,作用是幫助農產品流通。而觀麥的愿景也正是在此,加速農業數字化,讓農產品流通更簡單。觀麥目前,能夠為供銷社集配中心提供全套數字化解決方案。包含,生鮮配送、中央廚房SaaS管理軟件,智能化應用設備。同時,未來也會為智慧化農批市場等更多場景,提供數字化工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