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雖然國家大力支持農業發展,但農產品的滯銷問題仍然十分嚴重。除了不可預測的天氣因素外,還有很多人為因素導致農產品滯銷。本文將詳細分析這個問題,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首先,我們需要先對農產品滯銷的原因進行分析。
一、市場信息的更新速度慢或者信息不對等農民在獲取市場信息方面的渠道受限,或者他們對市場預測能力有限,生產模式相對封閉,農產品的信息流通不暢,也缺乏一個有效的農產品信息交流平臺。如果盲目地跟風種植或生產,會受到當前價格的引導。如果產量超過需求,價格就會下降,并且可能出現滯銷的情況。
二、農產品的標準化水平較低其次,果蔬品種單一,質量不高,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資金和規模有限,農產品科學保鮮的成本很高,最終只能季節性集中上市,導致市場供應過剩。有一點非常關鍵,銷售渠道十分有限且相對被動,許多人卻未察覺到銷售渠道的稀缺性。
三、生鮮產品的每單平均消費額持續走高,一直未能下降配送農產品生鮮時,需要用特殊的氣泡膜包裹易損壞的食品,以防止在物流過程中發生碰撞。此外,還需要加入防隔層,以確保商品的安全。對于不同種類的商品,還需要單獨配備不同的箱子。這些包裝成本在3-10元不等,這就意味著為了達到收支平衡,至少需要保持每位顧客100元的客單價。而且,大部分生鮮食品需要進行冷鏈配送,其成本比常溫配送高出130%。無論如何壓縮成本,物流單價仍然不能低于10元,這對競爭不利。
1、通過互聯網+農業的方式,建立一個信息對接平臺通過建立信息發布平臺,實現產銷信息的對稱。充分利用農信社點多面廣和信息渠道暢通的優勢,全面收集農產品銷售信息,并以多種形式向農戶發布供求消息,為聯系銷售客商提供幫助,盡快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我們需要建立完善的合作組織,以實現農產品的規模化產銷。為了鼓勵農民將他們的農產品銷售到城市,我們還應加強組織創新。
2,建立“農民-消費者”直銷模式
3,促進農產品的銷售,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4,加強農產品的質量監管,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和滿意度
5,加大對農產品的市場推廣力度,增加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銷量
6,推行農產品品牌戰略,提升農產品的競爭力
7,開展各類農產品的宣傳推廣活動,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購買農產品
8,加強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的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農產品直銷是指將菜地中的農產品直接供應給社區,以滿足特殊需求,基地直供社區的模式,歸根結底就是進行生鮮O2O業務,這是目前互聯網+領域中最具發展潛力,但同時也是較具挑戰性的一塊。
3、通過網絡下單,基地生產,再通過物流配送送到您家。我們要選擇有機路線,這樣可以在前期投資宣傳的同時,獲得政府的補貼支持,并且注重打造品牌效應。
4、方案:會員訂單+基地生產+物流配送。各地都有許多規模較小的農場采取了類似的做法,他們承諾不使用農藥和化肥,甚至允許顧客親自采摘農產品。這些農場走的是高端路線,著重追求個性化,滿足小眾消費市場的需求。
5,蔬菜快速運輸
許多小區周圍都有這樣不起眼的蔬菜直通車,每天早上開到社區門口出售菜品,他們經營著小本生意,堅持了十幾年不間斷,真正實現了田地與社區的連接,所售蔬菜價格相對較為便宜。大家似乎對他們并沒有給予太多關注,但卻習慣性地選擇購買他們的產品。
總之,利用互聯網平臺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不僅可以幫助農民解決銷售問題,還是自己的生鮮電商平臺實現盈利的有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優質農產品有更好的價格彈性和盈利空間,就算銷售過程中有一定的流通成本,消費者依然能夠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