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小龍蝦饕餮正當時,湖北洪湖小龍蝦新鮮上市,深受喜愛。但作為生鮮品流通成本和損耗較高,湖北小龍蝦多售于本地及江浙滬等一二三線城市。但隨著電商平臺產地直供,小龍蝦開始走向三四線以下。據性價比平臺淘特消費信息顯示,淘特預制小龍蝦的消費量增長近2倍。預制小龍蝦成三四線餐桌新寵。湖北洪湖一小龍蝦廠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預制形式的優勢在于打破區域限制,全國各地都能吃到湖北產地的小龍蝦。
從供給端來看,外賣、餐飲、團餐都要求預制菜快速發展。首先,外賣行業在疫情之下實現了逆勢成長,外賣行業要求較快的出餐速度,也符合未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對B端預制菜的需求也會相應增強。
如2020年疫情爆發后外賣相關企業梳理同比增速達580%,2021這一指標為219.44%。同時,2021年H1,國內外賣市場用戶規模達4.69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976萬人。其次,對于餐飲行業來說,中式菜肴的標準化、中式餐飲的連鎖化都需要發展預制菜。
中式菜肴的標準化能夠顯著地降本增效:《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使用預制菜的人力成本較不適用的餐廳降低45%,且前者凈利率為27%,高于后者的20%。而中式餐飲的連鎖化,則同樣要求建立中央廚房機制,以標準化的菜品實現快速復制,如真功夫、吉野家的預制菜比例已達100%。
我國預制菜產品眾多,但是肉類預制菜占據絕對優勢,這與我國“食肉”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眾多預制菜產品中,爆款產品往往聚焦肉類制作,比如常見的梅菜扣肉、紅燒肉、咖喱牛肉、羊蝎子,等等。無論是在餐飲市場還是在零售市場上,這些肉類預制菜產品的銷量與回購率都非常高。
當預制菜行業被廣泛看好,各地開始加緊制定相關政策時,也有一些聲音擔心預制菜市場會擠壓部分廚師的就業空間,從而引發廚師群體的職業危機。
“事實上,預制菜發展對餐飲行業就業影響有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帶動就業發展?!敝袊腼儏f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大海表示,并非所有的餐飲業態都需要廚師,預制菜有助于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提高收益。
其次,預制菜帶來的餐飲標準化需要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組建包括廚師、技術人員、食品加工生產等多方面人才的專業團隊。
預制菜產業人士認為,產品、渠道、供應鏈是預制菜玩家的三大能力要素。這是因為,中式餐飲文化中不同地域口味相差極大,標品目前集中于非常有限的菜品上(如萬年不變的酸菜魚),所以這帶來的問題就是,究竟是發力地方菜,還是以大眾口味的公約數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