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食材,是農錦源的核心優勢之一。
蔬菜類都從自有合作基地直接采購,肉、魚、凍品等食材則與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
農錦源從生鮮配送和凈菜加工階段,便通過優質的食材和服務,不斷積累客戶人脈和口碑。而農錦源發展壯大的秘訣,則是從業務積累到建立自有供應鏈。
企研社總結了當前農錦源三大核心優勢:工藝、精細化運營、產品自研發。
01 不斷優化工藝流程,單月平均出成率提升20~30%
對于中央廚房的運作來說,員工操作規范和全自動機械化生產是出成率和生產效率最大的保障。
農錦源在中央廚房中接入了專業系統,但遇到的頭號難題就是商品名稱不統一,導致生產過程不順暢,加工程序易出錯。例如,單是玉米這一商品,在系統中就會出現“包谷”、“棒子”等十余個商品名稱。
觀麥在客戶服務的過程中,將100余個SKU建立了標準化商品庫,統一名稱及編號。并通過員工培訓,統一操作規范,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員工僅需對照表格流程進行加工操作。
通過系統接入、員工培訓以及工藝流程的優化,農錦源提升了產品的出成率和加工效率。
02 精細運營流程,下單到送達不超過1天
由于,短保預制菜的保質期一般在4天左右。為保障客戶每天拿到最新鮮的短保預制菜,農錦源對中央廚房精細化運營能力要求極高。
客戶每天在下午6點前,將會下單好所需產品及數量。采購部,則會在后臺中導出采購需求,在6點準時開始采購好所需食材。
第二天早上8點,農錦源的中央廚房便根據前一天的訂單需求開始了一天的生產。當日,生產完畢后配送至客戶倉庫。客戶再根據自己的門店需求分給各個門店進行售賣。
03 從代加工到自研爆品,提高核心競爭力
經歷過第一次創業的失敗,這次的發展,鐘明昊采取了穩步前進的策略。
在半成品預制菜最火熱的當下,已具備良好軟硬件條件的農錦源沒有盲目進行品牌自建,擴大生產規模,而是選擇了先承接預制菜代加工的業務。
在為農耕記等多個大型連鎖餐飲提供預制加工服務后,不斷提升產品加工技藝和流程優化。目前,農錦源又連接深圳地鐵,成為深鐵食研室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的中堅力量。
產品是預制菜企業的護城河。從代加工到自研生產,幫助農錦源大大提升企業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
歷經長達數月的研發,本次深鐵食研室推出的11款預制菜品已與消費者見面。其中不乏潮汕麻葉尖等粵式美食,農錦源團隊的實力和用心可見一斑。
但由于整個中餐不同地域口味差異極大,深圳地區人群更是來自天南地北。究竟是發力地方特色菜系,還是通過大眾口味打造爆品破局?
企研社在調研過美日等發達國家的預制菜發展路徑后認為,打造爆品仍然是當下不二之選。
結語
從產品維度,在強大的團隊研發能力之下,如何不斷更新迭代產出爆品預制菜,是當下農錦源的突破口。這一突破能夠幫助農錦源實現規模化效應的同時提高品牌聲量。
從渠道及用戶維度,本次與深圳地鐵的合作,能夠進一步從流量和品牌破局C端市場,建立市場接受度。
隨著業務逐漸拓寬,會更加考驗農錦源上下游的供應鏈實力。無論是從上游與具備規模效應的生產基地集采平臺合作,還是從下游客戶維度建立多個倉儲和配送中心,保證客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