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團餐企業在面對宏觀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疫情影響、原材料成本提升以及國內餐飲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仍在持續上升。
本文跟大家聊一聊以下話題,并分享觀麥在助力團餐企業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的認知和解決方案。
今天,不論是看全球還是中國,企業供應鏈數字化變革仍處于開場階段,特別是中國90%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
作為餐飲行業的重要賽道之一,團餐行業無論是整個供應鏈體系建設,或者是專業人才的培養,大環境都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
在疫情常態化的影響下,在市場競爭加劇及新技術、新服務不斷涌現的當下,團餐企業又應該如何持續創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團餐不是一個高暴利的行業,因此團餐企業需要在每一個環節都精打細算,在前后端都達到效率最優化。
近幾年政府對餐飲業食品衛生的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促使企業日益重視食材供應鏈安全問題,我們不妨大膽預測,供應鏈的精細化管理或將成為新的行業競爭優勢。
2月21日,海底撈發布了2021年度的業績預告。業績預告預計年度虧損38-45億元。
這個虧損是什么概念?差不多約等于海底撈上市三年的利潤。
簡單總結海底撈自己給出的原因就是,由于對周期的判斷失誤賭了一把,但因為各方面的管理出了問題,所以賭輸了。
麥肯錫曾提出企業數字化變革的六個驅動方向:戰略、計劃、協作、訂單履約、績效、物流。團餐企業的供應鏈本身就是圍繞這幾個方向展開工作的。
以時?!坝媱潯钡牟少彉I務為例,由于團餐企業的規模及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團餐供應鏈的SKU難以做到很集中,價格優勢不明顯。
再加上客觀存在的信任壁壘,使得短期內中小型團餐企業很難改變原有的采購渠道。
團餐企業消耗與采購量都很大,庫存一直在變化。傳統的管理方式,需要經常跑去倉庫看,不僅效率低,人工成本也高。
在此,我們將團餐企業采購過程中主要困境概括為兩點:
1. 業務越做越多,利潤卻越來越少,賬面上賺了,實際上都在庫存里,形成了重資產現象上;
2. 目前采購流通環節太多,壓縮了團餐企業的利潤空間,敏感的相關采購數據信息難以取得;
但受國外標桿企業的影響,未來幾年供應鏈數字化、精細化管理及新技術應用或將成為團餐企業突圍制勝的關鍵。
團餐企業供應鏈如何實現管理升級,實現供應鏈運作效率的提升?這一系列內容還需要一個漸進改善的過程來深入研究。
為滿足客戶多樣化業務場景的需要,觀麥團餐供應鏈管理系統提供更為豐富全面的功能,有效支持供應鏈上下游的協同作業需求。
以采購模塊為例,觀麥系統訂單bom表能反推采購數量,提供給采購部門采購建議。
以計劃為引擎,驅動成本更可控。
此外,觀麥基于與騰訊的合作關系,在微信、小程序、網頁端等拓寬與客戶的接觸點,實現全渠道連接。
打通從采購到生產,再到訂單交付、售后服務的全鏈條業務流程,真正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數據閉環管理。
觀麥團餐供應鏈管理系統優勢
研究顯示,精細化供應鏈管理有望推動企業收入增長10%,采購成本下降20%,供應鏈成本降低50%。
這意味越早布局的企業越有可能抓住餐飲供應鏈向上變革的機遇。
團餐企業如何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化、社交等新技術真正實現與客戶的連接?滿足團餐企業的發展需求 …
在這樣的背景下,3月21日《2022年第五屆中國食材供應鏈產業論壇》將于廣州隆重舉行,論壇現場或將給到這些答案。
本次食材論壇由觀麥科技主辦,新供銷產業指導,中國餐博會、嘩啦啦協辦。旨在攜手餐飲產業鏈上下游各領域人士,共探如何實現供應鏈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