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全國各地企業復工復產比例持續上升,各省份的開學時間表也紛紛出爐。這也意味著團餐企業將逐漸復蘇,做團餐企業客戶的食材配送企業們該做好準備了,團餐企業勢必對食材有了新的要求,比如食品安全要求,學校營養餐搭配等。而團餐行業也悄然發生了改變,有些新的機會值得食材配送企業關注。
01團餐食材配送新要求,餐品搭配要注意
3月18日,中國烹飪協會團餐委員會聯合團餐謀、禧云國際等大型企業在國家相關指導文件的基礎上,起草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團餐企業復工復產操作指南》,并向社會公開發布?!吨改稀方o出了許多團餐企業的復工建議,我們摘取其中涉及食材配送企業的部分,以便配送企業們做好對應調整。根據這些可能的調整,溝通團餐客戶后調整采購準備的原材料數量變化,完善配送過程中的新要求舉措等等。
①原材料采購管理
(1)禁止采購野生動、植物和任何來源不明的食品原料。禁止在經營場所內宰殺活畜禽等動物。
(2)選擇具有合法經營資質并在疫情期間允許經營的供貨商采購原材料。落實采購各環節索票索證制度并存檔記錄。
(3)所有原材料進貨時應進行目視檢查,確認外觀和溫度符合要求后收貨。
(4)加強庫存食安管理,在食材采購配送中,食堂采購人員和供貨人員須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用手接觸肉禽類生鮮材料,摘手套后及時洗手消毒,提倡無接觸收貨,并及時清理臨期食材和原料,加強庫存食材安全管理。
(5)供應商配送人員必須提供每天健康自查表;配送車輛每天配送前后必須清潔、消毒,每次清消后提供清消記錄表。
溫馨提示:配送企業對于食材的溯源記錄要加強落實,對配送人員的防護和消毒措施要嚴格執行,對于食材的新鮮度也要嚴格要求,及時處理臨期或過期食材。
②加工過程管理
(1)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工肉類、海鮮、蔬菜的砧板、刀具和盛放容器要進行分類,禁止混用。對于動物性產品,加工過程要充分加熱,確保食品熟透,生熟制品要分開存放。
(2)如需采購預包裝冷藏、冷凍膳食,按冷鏈食品有關規定在食堂進行加熱處理后供餐。
(3)食品熟制后,分裝至餐盒或保溫桶,需做好防護;分裝人員需做好防護避免二次污染,具體操作規范需嚴格執行當地監管部門的管理要求。
溫馨提示:提供凈菜或者中央廚房業務的配送企業,要加強對食品的存放和包裝要求,并與客戶溝通。
③供餐服務管理
(1)甲方應要求供餐服務單位按照疫情防控期間膳食營養要求,設計標準化套餐菜譜,不提供自助供餐模式。
(2)不得供應三明治、沙拉、現做冷飲等冷葷熟食、現做涼菜等;停止供應制作時間長、工序繁雜的風味品種。
(3)鼓勵采用中央廚房半成品、凈菜加工配送,結合食堂標準化、智能化操作,減少用人壓力。
(4)提供低、中、高三個檔次的套餐,每價格檔次套餐不多于2種,窗口要清楚標識該窗口售賣的套餐品種和價格。如提供風味餐食,加工熟化和現場售賣服務,通過獨立的檔口提供便于打包、制作時間較短的特色風味餐食。
溫馨提示:配送企業可以與團餐客戶溝通設計營養菜譜,提早定好食材的搭配和用量;對于冷飲冷葷等相關食材暫時減少預采購儲存量,可以給團餐客戶準備不同的套餐推薦。
02食堂賣菜或許是新的機會
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食堂賣菜竟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團餐謀的文章首當其沖提出來食堂賣菜的概念,褒貶不一,但這或許是值得關注的新機會。食堂賣菜既然有優勢,那么我們在做團餐客戶的配送企業又多了一條自帶流量大新渠道,合作或提供增值服務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①天然的免費前置倉,占據場地、租金優勢
倉儲問題一直是生鮮新零售的難題,關于倉儲生鮮電商巨頭們也跑出了許多新模式。盒馬鮮生開始推店倉一體化模式,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還在堅持前置倉模式。而大多數團餐食堂本身就場所空間巨大,并且不需要交租金、水電等,作為前置倉有著天然優勢。
②流量巨大,員工自帶解決即時配送
大多數企業員工都會選擇食堂,如果食堂賣菜,那么吃飯的人都是潛在客戶。而且食堂完全可以成為自提點,分揀打包好的蔬菜放在食堂,員工下班自提帶回家,解決了配送的難題。也就是說有流量,而同時降低配送成本,解決配送時效問題。
③B、C端供應鏈相匹配
對于食材配送企業來說,無論是供應給食堂食材,還是配送給個人帶回家制作食用,B端和C端的需求是一致的。直接利用之前做B端的供應鏈資源,匹配到食堂的C端用戶,可以實現快速轉變,并能很好的解決物流、損耗率等問題。
生鮮新零售戰火紛飛,但涌入賽道的玩家依舊不減,疫情催生了有一批跨界巨頭。食堂賣菜有著諸多優勢,但實行起來也要進行多方考量和準備,尋求新突破的食材配送企業可以多多關注,提早布局。
03關注健康類垂直領域食材
“機體免疫力是對抗病毒的第一醫生?!碧嵘眢w免疫力成為抗擊病毒侵襲的重要手段。國家發改委發布疫情防控重點生活物資清單,其中糧食、食用油、食鹽、糖,以及蔬菜、肉蛋奶、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方便和速凍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位列名單之中。由此,食材產品的健康化、品質化、功能化成為大勢所趨。尼爾森發布《全球健康飲食報告》顯示,82%的受訪者表示愿意支付更多錢購買更健康的食物。“健康品質、營養全面”成為消費者挑選食材產品的首要考慮因素。團餐市場巨大,尤其學校類、企業類客戶居多,這類客戶對于健康食材的要求也將會更明顯更突出。
那么哪些垂直領域的食材屬于健康類食品,或者可以走健康路線,同時又是高需求的呢?通過關注這類食材,提早布局健康食材品牌,或許是開拓客戶、拓展新品類的方式。下面我們舉兩個例子。
①健身雞胸肉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身,同時也搭配健身餐。健身雞胸肉是肉類食材里健康、低脂的代表產品。雞胸肉熱量低、蛋白質含量很高,因而受到健身人群的熱力追捧,成為健康肉食的主打產品。如圣農4度°健身雞胸肉、鳳祥優形雞胸肉、大成食品姐妹廚房急鮮封雞胸肉等爆品受到消費者歡迎。
圖:鯊魚菲特健身雞胸肉
②牛羊肉類
相較于其他肉類,牛羊以植物為食物,屬于大型家畜,病害少,肉質安全,是大眾認知中的健康食材,在消費者的觀念中屬于“高價值、高營養”菜品,但家庭烹飪難度大,利用半成品可以輕易自己當大廚。同時牛羊肉類的餐飲半成品,溢價空間大,對整體營收的貢獻顯著。西貝去年的戰略級新產品“牛大骨”,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在堂食暫停之后,西貝牛大骨迅速轉化成了半成品形式,在外送外賣渠道持續發力。
除以上提到的兩種肉類外,主打健康無添加的食用油、調味品等等,同樣值得我們食材配送企業關注,搶先尋找合作機會。
疫情帶來了許多改變,對于主要做團餐客戶的食材配送企業來說,這一難關即將過去。我們也看到了更多的機會,能否把握住,就看自己的準備和修煉了。